于70年代起就已经在当时唯一一家华文报刊–《印度尼西亚日报》发表文章的李荣茂文友,笔名稀人,于2月18日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享年80龄。他的离去令大部分文友感到震惊,因为他于15日(周六)还到印华作协总会会所与文友们见面闲聊,神情轻松自在。岂料仅隔几天,却离我们而去,大家感叹,人生无常也!
平日寡言,待人和善的稀人,于去年刚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文集《爱在人间》,乃是他40年笔耕的结晶。这本文集的序文写道:近日,闻悉刚认识不久的文友稀人要出书,还说已经打好字,排好版,封面等都俱备了,要我给他的新书写几句话。我认为出书是好事,是写作人创作的一次检阅,值得鼓励和点赞,所以我一口答应。
但坦率地说,我对原名李荣茂,笔名稀人之作品显然是“空白”的,就开口向他要了一批原稿来看看。
我接过那批原稿,真是令我惊讶,其足足有十五万多字,总共八十一篇作品,可说洋洋大观。我只好“抽样”选择性来阅读。
翻阅这位平日沉默寡言的写作人之稿件,再次令我吃惊,原来他从79年已经在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日报》投稿,比我动笔早出十几年。之后坚持在《星洲日报》,《国际日报》刊登文章至今。
据称沉默的人更易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暗自去添补,静静的观察。他们观察人观察物、观察事观察人生、观察周围的一切。我猜稀人或许就是如此吧。
在很短的时间里,我抽空阅读了他的数篇文章,当中是:《愿你那高尚的医德发扬下去》;《神奇的珍柏达克树》;《先下手为强先防备为妙》;《山顶游记》;《我永远珍惜那真诚的友谊》等。
看后,我发现稀人的作品大部分是叙事文,文句一般还算通顺,《愿你那高尚的医德发扬下去》一文,就写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直言不违地揭穿这个社会的不公,也道出其对世上“还有好心人”的赞赏。
此外《神奇的珍柏达克树》也很引人,有乡土味,这也许是我出生在东加麻厘巴板,那里也出产很多香喷喷,口感很好的珍柏达克果,故有一种相同的,很深的感受。
如今这位老写作人已经魂归天国,愿他一路走好吧!
(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