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6 日综合报道:农历新年特点之一是年糕。除了美味外,年糕的脆味加甜春节的兴奋。在春节前夕,年糕通常用作祭品,年糕的传统实际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年糕由两个词组成,“年”(year) 和“糕”(cake)。“年”的意思是年份,“糕”的发音相似“高” (high), 因此这种糕通常叠在一起,堆层越高,蛋糕越小,意义是带来财富或福利。
据好豆菜谱的消息,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眼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
“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来自印尼西爪哇省展玉(Cianjur)县的年糕制造商Ang Wawa说,年糕是华人在春节庆祝中必须有的食品。除了食用之外,年糕被用作祖先的祭品,放在祭坛上,相信会迎来财富。
在春节庆祝中,吃年糕对印尼华侨来说有好的意义。年糕象征着更高的收入和职位,孩子好好的长大,并希望今年比上一年要好。华人相信,春节时吃年糕能够带来好运。
传统方式制作年糕
做年糕的主要材料并不多,只有这个糯米分,白糖以及水,首先把这三个材料磨在一起,然后磨好之后准备搅拌这三个材料变成面团。
搅拌面团之后,要先通过20天的发酵过程,并使用了大桶来发酵面团。过了20天的发酵过程,还要使用机器来融化其面团,并再加上白糖为更好的味道。
接下来的做法就是把面团分发到可容纳1斤年糕的小桶。小桶里已经有被洪好的这个香蕉叶为包好年糕。最后的做法就是以传统方式使用柴火来蒸12个小时的面团。那么,虽然没有使用这个红糖和防腐剂,但是通过漫长的过程就能生产了棕红色的年糕。(来源:美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