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灵金句】
爱情是一种互相支撑、互相分担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情操的生活过程……
人生在世,无论财富多显耀、生活多精彩,但最值得珍惜的还是最后留在身边的那个人!
(金句不胜其多,无法一一采集)
——摘自易灵《岸梅》
忘不了易灵《岸梅》书上的两朵三D梅花。
易灵姐送她的书《岸梅》已经快一年,那是2019年3月某晚,在幸运妹子邀请大家出席“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会上,易灵姐除了送书,她、我和瑞芬还激动地合影。
2019年,我和瑞芬多次离港,累计出游(含文学活动)62天,是获赠的书比较多的一年。暂时不用、或暂时没时间翻读的,只好先搬到货仓,唯独《岸梅》留在案头。
忘不了易灵《岸梅》书上的两朵三D梅花:
两朵那样悦目的铜质梅花“力透书底“(已经不是“力透纸背”了)绣在封面上,看来是手艺穿越,不知出诸谁手?太煞费苦心了。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想到了书的作者:易灵。
一直将书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也就是列为必读书,没想到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我,在浑然不觉中,近乎一年的时光就那样从指缝间溜走了!
近期费了几天,煮咖啡时读,舟车上读,终于认真读完了书中的30篇令人难忘的文章。如果说每页近380字的话,那么减去朋友的评论附录,易灵《岸梅》全书约七万字左右。字数不是天文数字,但读完,有几个“难能”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难能她学的是中医学,行文却非常流畅,表达力那样强,语言形象生动,不让文科生专美;
难能的是书不厚,每篇文章短小精炼,但好读,很快就读完,显示出一种简约之美,值得生活在节奏快速又爱好写作的文友参考学习;
难能的是在《岸梅》里,没有闲笔,没有矫情,更没有令人不耐烦的滥情,而是一种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吸引、被感染的激情;有些人写文章,形容词太多,用“文字”来写,看完也就忘记了;《岸梅》也有不少精警的比喻,但完全是用“生命”书写,用“真情”叙述,看完,一位坚强、面对现实、敢说感言、敢说真话,从不向命运屈服的女士就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这不就是《岸梅》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吗?
难能可贵的还有,《岸梅》没有时间性,弥漫全书的正能量会产生长期的热能,给悲观失望的人以勇气,以胆识,愈发让读者懂得生命的内涵和真义,因此,它也将黑夜里熠熠生辉,在岁月的尘埃里不致被湮没。
《岸梅》正是易灵的肺腑之言、心灵之书、生命之歌!我们才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当初在侨友网每发表一篇文章,收视率总是超越逾千人次!无论是向弱势族群、病者、智障者胜出温暖的手,还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患忧郁症半个世纪又得照顾丈夫华生十三年而无怨无悔的心路历程,无论回眸初当医生行医的趣事难事,还是来到香港后从底层做起的乐观自豪,易灵的惊慌和彷徨很快一瞬而过,倔强坚韧和乐观始终如一地支撑着她,决不放弃不该放弃的。从不放弃,人生才有希望!
对于生活里的挑战,她从不轻易言败。这正是易灵的坚强:自己有病,还十三年如一日朝九晚五地在疗养院照顾先生,还可以做义工,还有余裕关怀他人,写了一篇又一篇鼓舞人心的文章,弘扬真善美。我们一般人,如果大抵自己能照顾自己,不愿意麻烦人,已经很难得;自己爱自己,也有积极的意义,但终归有限。像易灵那样,大爱、关怀、激情,已经超负荷了,犹如希腊神话里推石上山的赫格利斯大力士了,内心无比强大,令人敬仰!
《岸梅》是正能量满满的励志书,陪你走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易灵姐以多篇半自传体的小型回忆录,写父母,写家庭,写自己,写另一半,跨越南洋、内地和香港,叙述大半世纪自己走过来的路(《披荆斩棘人生路》《一幅酸甜苦辣的家庭画》,《当“爱情的园地”洒下“道德观念”的养分》《闪过的父爱》《那些年》《易灵的忏悔》《那些年》《精神病院“历险”记》《解冤》《轮椅旁的女人》《转车》等),内有落番父辈带普遍性的一户两室、雀巢鸠占的情节,也有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的陈述,更有夫妻相守的动人描写……总之爱情、夫妻情、亲子情……一股股激情在燃烧,在短暂的叹息过后又奋然前行。易灵告诉我们,当不公平的命运将你笼罩、禁锢得透不过气来到时候,唯有改变自己,千万不要怨天忧地;当歹运降临,只要双手力撑,天不会塌下来;嫉恶如仇的爱憎分明固然可贵,冤家宜解不宜结,放下复仇,更是崇高!当宽容、宽恕和原谅成了我们生命的主旋律,我们就成了被众人尊敬的贵人,生命也就延长了!当乌云满天、天将暗下来的时候,她总是看到了明朝橙红色的云彩。人生充满选择,生命由你填色,易灵涂抹的就是最暖的橙红色。
《岸梅》说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炬,有点夸大;但说它是冬日可以捂在手心、贴在胸腹内衣上的小暖炉,那就恰如其分;说是一个加油站,输送勇气,输送阳光,输送爱心……看似容易,但都需要付出和奉献。尤其是写给那些病者、弱者、需要给多一点关爱和协助的弱势族群(如写童乐的《不停的人生竞跑路》《惦念——探望童乐有感》《钢骨人》等,还有《爱的光环》《亲情》《给孩子们多些爱和关怀》等等),易灵总是写得一纸慈悲,满腔大爱,叫人想到“怜花惜草总是爱”,不需要站在大舞台,不必要大声疾呼,已经那么动人。尤其是描述给童乐送汤水那几段,表现出了友情的珍贵和人性中的真善美,太难得了。
《岸梅》是生命的美好颂歌,易灵键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有中国传统劳动人民的典范(如《微笑——母亲》《敬颂三婶》),以其勤劳善良奉献给家人和乡土,渡过了其一生;有与癌症斗争的英雄(如老郑、童乐);有慈善家(《铭恩终生——忆慈善家李金水兄》以其事迹,表彰他对社会的回馈,感激他对自己的恩情;还有事业成功的、描述女性刘小玲的《灿烂人生》,以种子的发芽开花过程,穿插其中,别开生面,写得何等精彩!
易灵以鸟儿离巢觅食的例子,写和两孙女探索生命成长的《童真》,具有浓厚的童话色彩之美;她的比喻层出不穷,且富有创意,如以“转车”相喻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又以“岸梅”形容自己饱受风雨摧残、永不屈服、凭自己顽强意志战胜风雨,将不利因素化为积极力量,都富有借鉴意义,令她的书不会随着时间被淘汰,而将在岁月流逝了,依然亘久长存!
易灵姐用“岸梅”自勉,也做书名,颇为恰当;我也查到唐代的诗人崔橹的有关诗词,虽然他一生留下的诗词全部仅有二十九首,但写了很别致而经典的《岸梅》(注),其中“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大意是指“一枝枝蕴含情怨的岸梅,有如佳人伫立岸畔,望帆去棹归,叹悲欢离合,而“惹袖尚余香半日”一句,乃赞美梅香。“惹”字实为传神之笔。或有意轻轻攀赏,或无意襟袖牵挂枝条,只要一接触梅花,梅就把特有的馨香给予你。其香不是稍纵即逝,而是半天都感到香气在身。这是写其香的久远”(网络解读)用来形容易灵的书,也是很贴切的。
谢谢易灵,积腋成裘,出了这样一本好书。
忘不了易灵《岸梅》书上的两朵三D梅花!
————————————————————————————
(注)崔橹《岸梅》全文如下: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