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1月15日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是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达成的协议。
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是想通过施压的手段迫使中国向美国开放更大的国内市场,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等等。美国自认为,不论在经济上,科技上,还是军事上,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不能容忍任何国家挑战美国这一地位。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强调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美国第一主义”。无可否认,美国仍是当今世界老大,这是事实。同时,美国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强大,这也是事实。当前,美国国内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空前集结,反华声浪高涨。这是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背景。美国实力已大不如前,却仍要以势压人,试图通过贸易战迫使崛起中的中国屈服,这是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领域,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国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一向寸步不让,不会拿核心利益做任何交换。过去中国实力羸弱,尚且能顶住各种压力;如今实力今非昔比,岂能轻易就范。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最终不会达到其目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看来,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经贸分歧和摩擦,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对于贸易战,中国已表明不愿打,但不怕打。针对美国单方面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利益。
中国一方面与美国进行谈判,同时,中国没有停止既定的继续推进各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在当前世界空前的大变局中,面临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当前,中国各项改革持续得到推进,经济总体稳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提升。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这是中国与美国较量的实力和本钱。
中国近几年已有序扩大市场准入。目前制造业的开放已到了相当程度,下一步现代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将进一步开放;中国致力于完善营商环境,使外资企业能公平参与竞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的经常项目已经全面开放,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改革开放所已经取得的成效,令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战,有了充分的准备,也抱有足够的信心。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指出,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和在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协议有助于缓和当前贸易摩擦紧张局面,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有助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同时,有利于维护中美整体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协议的签署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认为对美国、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美国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他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访问中国。
这是中美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整个谈判尚未结束,未来的谈判之路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毕竟是良好的开端,协议所体现的解决争端机制,是一个比较平衡、比较公平的机制,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平等、尊重对方自主权等原则。协议的签署,给世界带来良好的预期。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在于向世界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协商,才能找出解决的出路,才能取得双赢的成果。
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双方仍须共同努力,坚持平等相待,相向而行,遵守协议。世人对中美两大国,寄予更大期望,希望负起作为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禾木
2020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