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实现在2045年成为富强国家的目标,我国必须拥有持续性的能源政策。
要成为先进国家,能源供应是不能讨价还价的条件。持续的和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才能实现。
《罗盘报》于1月14日报道,从2016年开始即时出售的油气生产一直下降。我国上游油气的供应处在极其危急的状态。据能源与矿务部的数据,在2019年油气日产分别是原油74.6万桶和相当于1060桶原油的天然气,低于77.5万桶和1250桶指标。
我国还依赖油气和煤炭作为首要初级能源。在国家能源政策计划,化石能源还是占75%,余下的是可再生新能源。在2050年,化石能源比例估计还是处于69%。
目前我国的原油日产量是每天80万桶,而消费是150万桶。液态石油气消费量约每年700万吨,半数必须靠输入。
政府继续努力降低使用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如今我国已经成为纯原油进口国,造成油气贸易入超。作为柴油的混合物的生物燃油,比如棕榈油的使用将继续提高。
作为原油进口国,我国要面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确定的风险。美伊的紧张局势使原油价格波动。
在国内,由于政府在2017年实行新投标的总分配制度,寻找油气新资源来提高生产,没有什么进展。这个为了给国家更大收入的制度并未吸引投资者。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目前处在更为艰难的区域,使开采成本更昂贵。
现在政府再允许以生产成本回收投资制度。这种朝令夕改的条例,不适合吸收资本密集和高风险投资,比如油气业。
如果我们希望有油气上游投资,条例和合同的确定性是不能讨价还价的。政府也需要立即简化官僚制度。同样的,必须推动可再生新能源的投资,因为我国已经承诺降低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排放。
《罗盘报》2020/1/15生社论,一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