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故乡的样貌在每个人眼里心里都是亲切美好的,我喜欢我故乡的样子。看着图,我的心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小妹每天在海边晨跑时的随手拍,经常会令我眼前一亮。晨曦微露,云像白色的流苏轻轻盈盈,在湛蓝的天幕上游走、变幻身姿,一朵粉色的云漂浮其中格外显眼,它们目标一致向天际处缓缓滑行。靠近海平面的天空是淡淡的粉,那是朝阳起身后给天空涂抹的胭脂。海面平静无澜,渔家小船三三两两近岸停泊,小桥伫立不语,偶有一两辆车不紧不慢地驶过桥面,此刻的渔村还未完全苏醒。清晨的海岸,静谧中有某种生动的气息在流转,你看,晨跑队员矫健的身影在晨光中英姿勃发,海风鼓起红红绿绿的衣裳旗帜般鲜明,每一个律动的脚步都昭示着希望在前方。
故乡海边的清晨美得像一幅画。
真想在每一个醒来的清晨,开窗就能看见大海,海是静的,云是动的,而风不急不缓,演奏美妙的音乐,轻柔回旋在整个房间,身心俱畅。这是梦吗?偶尔醒着做个梦也没什么不好,每每看到来自故乡海边的照片,心里就会滋生一些念想,退休不工作以后,还真可以考虑回到故乡去生活,过简单的日子,看日落日出,和星星对话,听海风吟唱。
好像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很多时候故乡只能在梦中追寻。自从奶奶不在了以后,老家在记忆里更多的只是一座老屋,容颜沧桑,好在老屋门前那株茶花树每当四月就花开烂漫,给我们带来几多欣喜和暖意。那个谁谁谁,每次专程或路过我们的老屋,总会屋前屋后走一圈看一遍,说,“阿环,我现在在你老家呢”,然后还会发来老屋的照片,再唠叨几句家常话,心里真是感动得要落泪了,一些细细碎碎的少年心怀被轻轻提及,云淡风轻,纯净温软。见图如见家,光阴里的故事每一则都弥足珍贵。
安静下来的时候,感觉自己更像一位老者,年轻人喜欢往前走,而老者更喜欢往回看,回看是因为很多足迹被植入记忆,念念不忘。每次回老家都会带着相机,走走拍拍,用图片的方式记录一些场景和遇见。海岛上的天气,变幻莫测。那天我们出门去望海楼天色已是放晴,可当登上山顶之际,忽然雾气蒸腾,能见度极低。往山下看,近处的村落和远处的大海完全淹没在一片白茫茫云雾之中。海风携带着薄雾扑面而来,肌肤瞬间被软软的水气包围,望海楼似乎也披上了一袭宽大飘逸的白色轻纱,犹如一位海神,端丽中平添几分妩媚,气韵十足,朦胧中彰显另一番气象和风姿。
望海楼后山有一条1300多米原木铺成的栈道叫白马古道,“洞天翠峰,静心福地”的路牌引领我们前行。沿着古道拾级而下,风裹挟着轻柔的雾气在眼前身后紧随,恍惚间宛若置入仙境。栈道蜿蜒曲折,两侧树木野草密集,满眼苍翠,格外清幽。坐在亭旁木条凳上小憩,可以听到树叶有节奏的哗哗声,偶有一只麻雀从这个枝头跃到另一个枝头,左顾右盼,悠然自在。当我们起身往下走时,发现雾气已消散大半了。来到一个观景台,倚栏远眺,山海渐渐露出真容,云以片状的阵容铺陈开来,一座跨海飞桥横卧海面,桥的另一端渐渐消隐在迷蒙的云雾中,而眼底下山岙里的村庄则清晰呈现,让我有点小小激动,因为我外婆家就在这里,一个叫“小朴”的村庄,我从未在这样的高度俯瞰过她的全貌,我急切地想辨认哪一幢小楼是我们的。“小朴”名副其实,古朴而宁静,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里有鳞次栉比的石头房,有绿荫如盖的古树,有清澈的山水绕村流淌,这里曾住着我最亲爱的外婆,融融的亲情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深深镌刻,我的心有些许潮湿。走在古村石子铺就的小道上,宁静而安适,有种回家的感觉。
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天空突然飘洒起零星的细雨来,依依不舍地想留住我们的脚步?在小朴村拍了很多照片,如果我想她了,就打开图片,见图如家,故乡即刻显现。
【东瑞评语】
蓝雪的故乡写了多次,数这篇1500字的抒情美文,技巧和文字都达到她散文的一次极致。文字抒情、细腻而柔美,写得很用心。本文读了多次,评语不敢轻易下笔,因为初读以为她又真正回到故乡一次,书写的景物细节竟然那样细致,作者如在现场,一团云,一丝风,一朵浪,都细细写,慢慢感受,如同真正看到、听到、感受到。为什么呢?蓝雪的本事在于,运用“引入法”“借用法”的巧妙,妹妹和友人拍摄的照片,激发了她深情的怀乡之思,一泄不可收拾。故乡清晨之美、老屋前的茶花、古道、小朴,奶奶,都是文章中的重中之重,令人印象深刻。每一个人都会深爱自己家乡的模样,蓝雪用含着脉脉深情的文字为家乡绘出一幅令人爱不释手的工笔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