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世界苏氏宗亲总会(下称“世苏总会”)第十三届理事会会长苏建民一行30多人到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下称“亚院”)进行友好访问。
中午12时,代表团到达亚院,在苏北华联理事会主席、世苏总会辅导委员会主任苏用发和华联领导、亚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亚院和苏北历史文化馆,深入了解印尼华人以及苏北华人的历史。
下午2时,在亚院会议室举行了华文教育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世苏总会代表团全体,其中有苏建民候任会长,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长子苏华,世苏总会秘书长、宝鸡大学教授苏振武,深圳苏氏宗亲会会长、苏东坡三十四代传人苏晋云,广东省原外办副主任苏才芳,厦门市原政法委副书记苏世明等;有苏北华联的领导:理事会主席苏用发,执行主席徐煜权,执行副主席洪华强、陈庆明,秘书长廖章然、副秘书长翁坤雄、执行秘书郑水萍,副财政叶志宽,慈善部资深主任吴明辉,教育部主任黄世平,对外合作部主任杜保国,历史文化部主任林来荣、副主任纪日立等;有亚院领导:院长第一助理吴璨光、第二助理华家琦、第三助理黄瑜茜、教育部主管姚曉芬、外事部主任李佳铃、华文系主任邝嬿娜;有中国外派教师董春风、左凌姣、徐淑贤、孟曙光、俞慕寒、张盛、侯婷婷、汪巧为苇、刘瑶瑶、李璐、赵雯娅、孟令聪、谢玉珊、邓静、安泽萱、吴蓉蓉等16人;亚院华文系本地教师谢栋贤、黄舒萍、郭芳伶等。
座谈会上,中国外派教师代表向世苏会代表团介绍了亚院的华文教育和中国外派志愿者教师在亚院的教学、生活情况。他们对亚院的华文教育表示赞赏,对苏用发等华联领导对华文教育的热情和坚守表示钦佩,他们一腔热忱投入海外印尼华文教育事业无怨无悔。中国侨办外派教师董春风表示,苏用发先生和华联、亚院的领导对中国外派教师关爱有加,令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亚院在印尼是华文教育的一面旗帜,培养了很多高素质中文人才。中国教师在亚院一心投入华文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心、用情传播中国文化。左凌姣在亚院工作满三年,即将离任,她表示亚院为印尼社会不仅培养了不少汉语人才,也培养了大量华文教师,成为苏北乃至印尼华文教师的中坚力量,亚院可以说是印尼华文教师的摇篮。她对苏用发先生、华联各位理事和亚院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俞慕寒是第二次到亚院工作,他表示在美国工作期间也就感到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己再次到亚院,希望为华文教育添砖加瓦。徐淑贤指出,棉兰华人很多,苏北是印尼华文教育发展最好的地方。她对苏用发先生过去的精彩发言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对苏用发对华文教育的贡献表示钦佩,并为能为印尼华文做点微小的贡献感到自豪。孟曙光、刘瑶瑶、邓静、侯婷婷等中国教师也先后发言。
座谈会上,苏用发向世苏会代表团介绍了创办亚院的历程和办学初衷亚院的华文教育是一个造血工程,为印尼华文教育培养了不少华文教师。他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崛起和腾飞。他认为,五湖四海的老师们来到亚院都能统一思想,不管到哪里都能符合当地需要。中国外派老师不辱使命,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他指出,印尼文化要能吸收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印尼社会国家就有希望。目前西方国家处处围堵中国,阻碍企图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首先要团结东盟国家,才能行稳致远。优秀的中国教师作为文化的使者把优秀的中国文化带到印尼,希望也把印尼的优秀文化带回去,形成文化交流。
世苏总会代表团代表们也先后发言。候任会长苏建民表示,到棉兰后他们一行参观了苏用发先生的糖果厂、钢铁厂,参观了棉中中小学、崇文中小学和亚院之后,感到非常震撼。苏用发先生不仅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是一个教育家、慈善家,为印尼、为中印尼文化交流、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苏用发先生是世苏会辅导委员会主任,德高望重,为社会无私奉献,传播世苏文化,传播爱国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苏华表示,这次来棉兰深刻体会到,苏用发董事长是一个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很有战略眼光。他为印尼华裔进行华文扫盲,值得钦佩。一个人、一个民族要进步,文化很重要。中国之所以进步,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教师在国内教书,是锦上添花,外派来印尼教中文,是雪中送炭。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尼华文教育出现断层。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是华人的故乡、祖籍国。对华裔进行华文教育对于促进印尼社会发展和中印尼友好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苏振武指出,文化从本质上是人化,功能上是化人。五千年中华聚而不散,就是因为文化没有中断。弘扬中华文化,对国家、民族和世界的的意义重大。他对苏用发和亚院领导教师表示敬意,表示愿推动宝鸡大学与亚院成为友好学校。
深圳苏氏宗亲会会长、苏东坡三十四代传人苏晋云指出,苏东坡的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苏用发先生是苏氏的传人,在他身上体现了苏氏文化的神性之光。在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自己先后推动创办亚院、崇文中小学和棉中中小学三所学校。他是七十年来的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活的教科书,是战略家、思想家、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是可尊敬的长者。他的工作是在对印尼尽忠,也是对祖籍国尽孝,意义重大。
广东省原外办副主任苏才芳指出,广东省与棉兰交往的历史悠久,广东省外办和侨办对亚院大力支持,曾派多批次志愿者到亚院支教。目前在亚院支教的有来之全国各省的外派教师和志愿者。她高度肯定中国外派教师的工作,高度赞赏苏用发对华文教育的巨大贡献,她表示对棉兰的华人表示敬佩,他们在很好地传播着中华文化。
来自苏用发家乡的代表厦门市原政法委副书记苏世明表示,过去认为苏用发企业家、慈善家,来棉兰后感到他还是教育家、战略家。苏用发创办三所学校初心、苦心、付出和结出的初步成果,令人感动。亚院是一个标杆,也是大熔炉。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更加凸显了华文教育的重要性。他由衷地为中国外派志愿者老师支援海外华文教育的决策而自豪。
最后苏用发先生再次对中国外派志愿者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感谢和敬意。
这次华文教育座谈会,使世苏总会代表团对棉兰、苏北乃至印尼的华文教育有了全面的理解,对苏用发先生对印尼社会、印尼华文教育乃至中印尼友好交往所做的贡献有了深刻的认识。世苏总会代表团表示,他们将会积极支持印尼的华文教育事业,积极传播苏氏文化和中国文化,推动中印尼友好交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世苏总会代表团于12月9日到达棉兰,先后参观了苏用发创办的糖果厂和苏钢集团,10日上午参观了苏用发牵头创办的棉兰中小学和崇文中小学。(董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