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王先正老师自2004年,不觉前后也有了十五年。那时他还在任教,还未出书。其后我们来金门,初期由陈延宗陪我们到处走,近几年则是王老师带我们游览金门,他一路为我们认真讲解;有次还请了研究金门城的专家陈炳容先生陪同我们,令我和瑞芬大受感动。王老师退休后,一连出了几本书,我都默默阅读,为了对他多一份了解;也为了从中学习吸收一些营养。
王先正老师在《金门日报》的“浯江夜话”专栏文章,我除了特殊原因漏读外,一向都是不会错过(电子报阅读)。王老师结集的书,我先后读过的有《浯乡岁月》和《书写金门》两本。从教育事业退休后的王老师,身心出游和文字耕耘两不误,还辅以看展、买书、读书、考据、观画、听歌、出席各种文学研讨会和宗亲活动……,多姿多彩的充实、丰富生活内容,也构成《听见金门》取自不完的写作源泉。
《听见金门》内容扎实,掷地发金石声。全书分“忆往谈今”、“出游见闻”、“书写书展”、“艺文讲演”四辑。无论哪一辑,王老师都希望所写的文字不再流于平面和有形,进一步希望有声、有色甚至有味(例如王先正老师写的好几样金门菜肴的食谱),这是我对他书名拟定的解读。
我喜欢王先正的文字,偏重文史资料,又兼散文之美。在“浯江夜话”专栏发表,大抵只能一千五百字左右,没有水分也不能滥情,写来务必精炼,要言不繁。追本溯源时,引言得字字珠玑,选最有用者。如第一辑的叙述榜林村地雷爆炸意外、区公所的故事的资料补述、对小学、中学、大学往事和聚会的记叙,以及写一位老兵的故事、老邮差的经历,表面上看似乎事关个人,放在历史和时代大局来看,都是历史事件的重要线索,毕竟无数个人时代留痕的组合就构成了我们的大时代。我在写《落番长歌》有关人物,在八二三后期从金门到台湾避难的情节时,就参考了王老师的个人回忆(收在《浯乡岁月》中),因此可以说,此类文章意义不凡,具有史料的参考价值,王老师都写得很好。
“出游见闻”一辑的文章,也稍别于一般写景抒情的普通游记。或书写重要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轶事,或简述旅游行程印象最深刻者,也都保持王老师一贯事必有据、物必有本的风格,人物神情笑貌固然刻绘生动,其感人事迹更一丝不苟。《海沧观雨蜈蚣阁》尤得我心,让我获得迎城隍风俗的一份真知。
第三辑事关文学和书,我感到很亲切,因此都是篇篇精读。我和瑞芬从事的事业,和书有关,我职务是编辑,业余写散文小说也写书评,从这批文章看到仅七万人口的金门人才辈出、文风鼎盛。金门没有出版金门文学辞典或金门文学百科全书之类,我视王老师的这一辑文章具有这等功能,从中了解了许多金门籍作家的阵容和创作概况。非常佩服王老师勤奋搜集金门作家的著作,予以研读。两篇记述金门写作协会的短文讯息量很大,写东瑞两篇,写杨清国、陈秀竹、翁维璐的新书,都又介又评、论文及人,讲究准确中肯、评价适度。写书展猎书,不失书生喜书迷书本色;《金门学,金门场,专家学者聚一堂》是作者出席金门学研讨会的纪要,却不是一般的流水帐;作者文献式写法,当可在金门学研究史上留一笔。
最后一辑十一篇文章,篇篇好读。郑善禧、李如青、邹佳哲三位画家层次、成就和特征不同,画家现身说法,或以欣赏者谈创作者的故事,生动风趣;陈支平、薛承泰两位教授和名嘴董智森的演讲,机智惹笑,让我们如在现场,听出耳油。我们得感谢王老师,有一支认真的、巨细靡遗的好笔,才录下那么悦耳的声音。
最后想说的是,市里坊间的散文集,以抒情的多;学术类的,抽象理论味重。王老师文章避免走向极端,以雅俗共赏的笔触兼容两者之美,也即我说的“双刃剑”,值得文学爱好者阅读。谢谢王老师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写这样浅易的文字,与读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