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从印尼政治改革以来第四次民主选举国家正副总统,以及首次同步举行中央和地方国会议员、各级地方首长如此多层次、庞杂的选举。
无疑,这一次民主选举的成功壮举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印尼社会民主健康发展的特征,这不仅仅是值得印尼国家和民族引以为傲,而也是国际社会应引以借镜的民主里程碑。
我认为,印尼社会民主的健康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一)“班渣西拉”的殊途同归精神统一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历史见证,印尼人民自始至终热爱和忠心于自己的民族领袖苏加诺及其领导的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他们亲昵地尊称敬爱的领袖“朋加诺”,一代传一代;人民对领袖的崇拜还往往溢于言表,如我读书时,学校附近街边有一位卖珍多冰的爪哇族Kakang(老兄)爱讲“朋加诺”的革命事迹,该老兄沾沾自喜以此表示他对领袖的敬仰,我们边品尝珍多边听他津津乐道。苏加诺总统当年一手制定的“班渣西拉”建国五基、1945年国家宪法至今既是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又是凝聚内部与巩固团结的思想根基,像一盏指路明灯,永远指引人民向前进。
与往届一样,本届(2019-2023)的总统选举,不问选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但都在“班渣西拉”、1945年国家宪法的精神的指引下,统一思想,自觉、忠实地执行公民应尽的权利,投下神圣的一票。
(二)人民素有饱满的政治热情,为尊严而活。历史上,印尼的公民较少移民国外,究其原因,不是当地生活富足有余,恰恰相反,勤劳、朴实、热情的当地人民生活仍不富有,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Tanah tumpah darah),人民没有因贫穷而埋怨国家,安于现状且对生活充满乐观。虽然目前人民的温饱问题已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均总收入属于中低下水平,若按世界银行的排列表印尼是被排在第115位(共有169个国家和地区),个别特偏僻乡村的人民仍未彻底摆脱贫困。这就是今天印尼人民为什么要经过民主选举,选出一位真正英明能干的国家领导人,期待他带领他们摆脱穷困,走向富强。
通过今年大选,印尼人民表现出来的饱满的政治热情证明了贫穷并不能妨碍他们表达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声,也不能削弱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大家还应该不会忘记发生在今届总统竞选期间的“波约拉利人的面孔”(Tampang Boyolali)那个事件吧,事缘有一位候选人到中爪哇省波约拉利县主持其助选团办事处的启用仪式时,为了表达他同情如今乡民享受不到美好的生活,在演讲时该候选人幽默地说起如果以“波约拉利人的面孔”踏进星级酒店时可能会被赶走,因为他们没有一副富人的吉相(可能指服饰装束简陋或苍老面貌),但他万万未料到这番讲话却招惹一场抗议风波,当事人事后作了赔礼道歉。事件说明了当事人看不到很本质的一点,就是人民的尊严这个严肃的原则问题。纵使乡民外表老土,但他们的内心装着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不管你如何“讨好”,一旦民族尊严受到伤害,人民肯定不会答应。
(三)宗教信仰的包容克服无政府主义的弊端。印尼是一个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根据中央统计机构(2010年)关于宗教人口的普查,全国共计237.641百万人当中,信仰伊斯兰教占87.18%,基督教6.96%,天主教2.91%,印度教1.69%,佛教0.72%及其他0.56%。不可否认,本国不同宗教人士的冲突甚或厮杀,及或教堂寺庙被连串焚毁的事偶有发生,造成伤亡破坏,但相信都事出有因,并全非因宗教本身共存融合的问题,有的属于刑事毁坏,只个别受到莫明仇恨或恐怖恫吓的挑逗,后者乃国家的真正敌人,他们为达到制造社会混乱的政治阴谋,在此方面,印尼国家维安机器时刻准备迎头痛击之,但不管哪种,都要提高警惕,防患未然。
另一方面,印尼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绝对受到法律的保护,教徒亦应奉公守法,社会安宁。所以,合法的宗教组织,特别是伊斯兰教会在协助政府团结教徒,克服无政府主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别于政治,政治讲的是利益,为利益可以使尽一切手段。然而,宗教讲的却是心灵真善美,坚持劝人修行或修身养性,主张教人学习包容,即宽大为怀。
归根究底,因有以上三点的支撑,印尼社会民主才能持之以恒地健康发展。
曹世木